3月19日(周六)下午3:00,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就如何在疫情高发时,保障封控区、管控区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她指出医院需在急救抢救室、手术室、病房区域设立缓冲区,来收治核酸结果不明的患者,强调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延误治疗;对患者实施分类救治,科学合理地调配医疗资源,聚焦需要规律性治疗的人群和特殊群体,如肿瘤放化疗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孕妇、老年人、儿童、急危重症患者等。
这其实并不是国家卫健委第一次提出缓冲区的概念,在《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中,就强调了要在普通病区规范设置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
缓冲区、过渡病房、过渡病区的设置,可以为医院打造疫情“防火墙”,在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同时,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院内感染。
过渡病房不需按“三区两通道”设置,在设置过渡病房时最好单人单间,使用独立空调,患者呼出的气体经过滤消毒后排放。便携式病房内置新风系统稀释病原体浓度,病菌净化阻隔系统保障室内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后排出,过滤率达99.99%以上,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正负压可调,一房两用,平疫结合,平时可用于对危重症患者的正压保护隔离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接触隔离,发生疫情时,转换为负压模式,用于核酸结果不明患者的隔离治疗,可保证内部被污染空气不外泄,定向气流组织符合感染控制要求;内部设置有独立的温控系统,冷暖可调,为医患提供舒适的诊疗环境。
临床应用上,可在住院部选取一到两层楼,在病区中放置便携式病房,转换为过渡隔离病区,保障患者及时治疗的需求,同步进行核酸检测、CT影像学检查、血象检查等检查,排除传染性疾病后再转入普通病房,第一时间阻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也可在急诊科(抢救室)、妇产科、儿科、血液透析室等等科室所在区域利用便携式病房设置“缓冲区”,满足规律性治疗人群和急危重症人群的治疗需求。
便携式病房作为过渡病房在妇产科、儿科、ICU、急诊科、手术室的应用
便携式病房为满足疫情防控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正常医疗服务需求,及时救治病人、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多元化的临床解决方案,也为医疗机构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