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其中,第14条提出需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
早前,在3月1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就提出在疫情高发时,聚焦需要规律性治疗的人群和特殊群体,如肿瘤放化疗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孕妇、老年人、儿童、急危重症患者等。
根据2022年7月21日在大连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在透血液透析患者总数749573人,在透腹膜透析患者126372人,透析患者的数量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血透室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因相关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部分或完全恢复肾功能。血透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维持生命,即使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也必须每周进行2-3次的透析治疗,如果不治疗或者治疗延迟,都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高血压、心脏不适等反应,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目前,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第二位死因。由于血液透析室一般是聚集性治疗,人群较为集中、流动性大,再加上血透患者大多年龄较大,自身免疫能力低下,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透析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极高,一旦有人被感染,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血液透析室(中心)不具备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设施条件,容易引发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之间、患者家属之间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因而血液透析室是新冠病毒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实行预检分诊,严控传染源,做好患者管理隔离及现场环境空气消毒,阻断潜在的传播途径,能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严控传染源,关键就是要做好隔离工作和现场环境空气的消毒,保证正常住院及透析患者安全的同时,也保障疑似或被管控区域患者的透析需求。
在血液透析室配备便携式病房,一房两用,通过便携式病房的正负压切换功能,负压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提供单人隔离透析,患者呼出的气体经过滤后排放到空气中,不会污染外部空气;正压时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正压保护性隔离,降低院内感染和使用成本。
同时,在血液透析中心配合智能等离子空气灭菌站使用,加强通风,对室内空气进行灭菌处理,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浓度,减少院内感染。
早在2021年版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就要求需要建立传染病隔离治疗室/区,为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同时增加了血液透析室高传染性呼吸道疾病防控管理规范,规定疑似高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在透或拟导入透析治疗的患者,应收入院单人隔离治疗;透析治疗室应具备空气消毒装置,通风良好。
同时,2022年3月29日,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针对2022年3月吉林省新冠肺炎流行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影响召开了研讨会,向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提出《新冠疫情期间血液透析室防控建议》,要求封控区域新冠肺炎密接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当在指定医疗机构(黄码医院)尽可能单间隔离透析。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侵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便携式病房+智能等离子空气灭菌站的感染控制解决方案能有效破解目前医疗机构面临的血透难题,为血透患者守住“生命线”提供了支撑。